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2025寒假大学生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磨练意志品格,锻炼社会化能力,为家乡建设贡献青春智慧与青春力量。3月13日晚,音乐学院"青春暖冬行"寒假社会实践演讲比赛在贡院五会议室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的评委老师有音乐学院团委书记杨世雅;音乐学院学工负责人许雪;音乐学院党支部纪检委员王克伟,以及音乐学院教师代表刘霞。在主持人清晰阐释评分标准与赛制规则后,这场思想与表达的盛宴正式拉开帷幕。现场气氛瞬间升温,期待的目光交织成网,共同见证青年学子的实践风采与智慧碰撞。
本次大赛采用满分十分制,从表述、时长、内容、仪态四方面评分。选手需表达流畅、逻辑清晰、把控语调语速;严格按规定时长精准展示,完整呈现内容;保证演讲内容丰富真实有深度,展示形式有创意且契合主题,传递积极且具感染力的思想情感;做到着装得体,仪态大方自信,肢体动作自然辅助表达 。


比赛舞台之上,追光倾洒。选手们身姿挺拔,从容自若,将“青春暖冬行”社会实践化作精神原乡,以精心打磨的PPT为具象载体,凭借极具张力的演讲,将感悟与思考娓娓道来,深度探寻实践与职业理想的耦合逻辑。他们以敏锐洞察和独到思维,穿透表象,梳理出条理明晰的职业发展脉络,于字里行间、举手投足间,尽显新时代青年以实践赋能未来、勇扛时代使命的卓越风姿,令全场为之瞩目。

22级何婷以《青春执笔绘时代》折桂,社区实践中淬炼"三色笔":卫生整治作"丹青笔"勾勒文明底色,助老服务为"朱砂笔"晕染夕阳温情,文化策划成"狼毫笔"挥洒创新气象。从破冰对接至活动落地的全流程淬炼,让公益基因融入青春血脉,誓言以青年温度续写时代答卷。

23级郝昶钦为双职工子女定制"成长沙漏",在6小时黄金时段编织"知识+成长"双螺旋:上午以"1对2"课业辅导筑牢学业根基,下午用14场文体活动点燃生命活力。当95%满意度化作实践勋章,他以音乐专业赋能儿童成长,让每个音符都成为点亮童真的星火。

24级陈利明在血浆站完成"双重蜕变":从被质疑时的青涩学子,到用通俗语言破除认知壁垒的科普使者;从机械引导的服务者,到以医者仁心安抚献血者的温暖存在。当发现捐献量与临床需求的"数字鸿沟",他将实践站变为初心驿站,誓言以专业力量架起生命桥梁。

评委们全程专注,对七位选手的社会实践分享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考量。他们不仅充分肯定了活动以促进经验共享、推动共同进步为目的的积极意义,也针对选手表现提出了精准的反馈。在表达流畅度上,因比赛时间紧迫,部分选手对稿件熟悉度欠佳,评委指出这一问题并强调了脱稿展示与观众互动的重要性;针对台风表现,评委留意到初次登台的选手们稍显紧张,情感表达平淡,故而建议大家注重感情起伏,以增强分享的感染力。
选手们在互动中展现出对问题的积极思考,能够虚心接受建议并反思自身不足。他们各具特色的分享,给评委和现场师生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尽管存在提升空间,但每位选手的努力与表现都值得称赞 。
这场“青春暖冬行”寒假社会实践演讲比赛圆满落下帷幕,它不仅是一场语言的较量,更是一次青春担当与社会实践的深度对话。在这个冬日,音乐学院的同学们以演讲为载体,讲述着自己在寒假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充分展现出卓越的实践能力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文字:姜帆
照片:杨倩 潘艾君 伍思宇
编辑:杨世雅 王嘉怡
责审:贺贝
终审:李兵
出品: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