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创新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力争在即将举办的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青教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音乐学院声乐(流行)教研室、声乐(民美)教研室与钢琴教研室携手合作,于2025年9月9日下午成功举办了同时面向三个教研室教师的BOPPPS教学模型专题分享会。此次会议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全面而深入的理论阐述与经验交流,为后续开展的Boppps实践工作坊打下坚实的基础。
BOPPPS作为一种高效且强调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型,其核心理念是将课堂教学过程划分为导入(Bridge-in)、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六个环节,帮助教师有效设计课程,确保教学目标达成。据悉,音乐学院目前已有3名教师参与了校级ISW教学技能工作坊的深度学习。
本次教研活动是我院声乐(流行)教研室、声乐(民美)教研室和钢琴教研室一次重要的集体学习与磨课活动。


此次分享会是本学期教研室组织系列教研活动的开端。后续将持续推出BOPPPS教学模型工作坊、翻转课堂工作坊等教研活动,通过实操训练、微格教学等形式,帮助教师们尤其是青年教师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该模型,从而在青教赛及日常教学中展现更出色的教学风采。
活动第一个环节由声乐(流行)教研室主任文智敏向老师们详细讲解了BOPPPS教学模型及延伸内容3H概念、内涵及应用价值。3H教学理念源于对“全人教育”的追求,强调教学需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Heart)、实践能力(Hand)与认知发展(Head),三者相互支撑,形成完整的学习闭环。该理念突破传统“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局限,注重培养“有温度、会思考、能动手”的综合型人才。


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艺术实践教研室的负责人彭鹏进行了精彩的现场授课分享。彭老师不仅在音乐学院中担任着重要的教学职责,而且是首位参与ISW教学技能工作坊学习的教师。他巧妙地将BOPPPS教学模型融入其15分钟的微课中,展现了在BOPPPS教学理念影响下授课的清晰逻辑和创新精神。通过彭老师精心设计的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的教学流程,微课内容不仅系统化,而且充满了互动性,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和参与者的积极性。
在活动的第三个环节中,声乐(民美)教研室负责人帅双双引导参会全体教师,采用了一种模拟的方式,深入细致地对彭老师的微课进行了分解和详尽的讲解。帅老师不仅展示了微课的每一个细节,还对其中的教学策略和技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样的形式是根据ISW教学技能培训所学的要领,通过模拟实际教学场景,让教师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微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方法。此外,帅老师还鼓励教师们提出问题和建议,使得整个讲解过程互动性更强,教师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交流。


此次专题分享会的举行为我院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体现了我院对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学能力提升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