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高校网络理政平台 2024级新生录取查询 继续教育报名入口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题网 网上办事大厅
网站首页   •  机构设置   •  教学单位   •  电视学院   •  学院概况

电视学院概况

2025-06-14  点击:[]

学院专业设置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电视学院前身是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导演系(开办于1998年)、摄影系(开办于1999年),是西部地区最早举办该专业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2019年两系合并成立了电视学院。学院下设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视听传媒)及戏剧影视导演(视听传媒)三个本科专业,影视编导、摄影摄像技术两个专科专业。

其中,广编电视编导专业于2015年获批四川省民办院校重点特色专业;2016年入选四川省普通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2019年获评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于2022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在习近平总书记“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精神的指引下,电视学院始终着眼于媒体发展的学科与产业前沿,积极践行学校“三融入”“三强化”“三建设”的人才培养思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为服务传媒行业,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德艺双馨、理论扎实、技能突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两专业以培养学生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为基石,以培育学生具备行业实际工作能力为宗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旨在培养服务于广播、电视、电影、新媒体等传媒机构和影视制作单位,集编剧、导演、摄影、录音、美术、照明、人物造型、后期制作、策划与营销等知识和能力于一身,能够从事广电新闻、剧情片、纪录片、综艺节目、新媒体节目等全流程创作和制作的应用型人才;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旨在培养能够从事多种媒体业态的数字影像摄影与制作的相关工作,集图片摄影、影视摄影、影视照明、后期处理、声画剪辑、节目包装、调色等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融媒体影像作品的生产与传播能力为一身,兼具艺术素养与技术能力、时代意识与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


师资概况

鉴于电视学院“应用型学科”的特点,学院精心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专业性强、责任心强、在全国影视行业有较强影响力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包括:多次荣获金鹰奖、飞天奖的四川电视台国家一级编剧苏亚平教授;多次荣获金鹰奖、飞天奖的四川电视台国家一级编剧徐阿李教授;全国德艺双馨、四川省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国家一级导演叶数教授;从事纪录片创作三十多年,四川电视台高级编辑、曾荣获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称号的陈慧谊教授等共计五十余位来自影视艺术创作一线专任教师团队。同时聘请了一批在全国享有盛誉的业界精英,如欧阳奋强、李伟、马功伟等著名导演。这批双师双能型行业专家为电视学院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淀了丰富的教育教学和创作经验。

  为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电视学院通过从行业一线引进、公招、老带新”等方式,引进了一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加入到学院的教师队伍中来,为我院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使电视学院拥有了一支学缘、年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教学水平高、科研潜力大、创作能力强、爱岗敬业、德才兼备的优质师资队伍。


科研教学及获奖

  针对应用型影视人才培养如何更好地满足现代影视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电视学院在鼓励教师投身艺术创作外,同时深化学院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科研发展,推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不断摸索形成了应用型影视人才“12345”培养模式,依托该教学培养模式,“新时代影视创作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项目于2020年获得四川省民办高校教学成果三等奖。“新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项目获批四川省201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并于2020年完成项目结题。“艺术学领域‘大影视教学观’新文科建设实践”项目获批四川省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新媒体短视频创作》及《微电影与栏目创作》课程获批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校级双一流示范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成果突出。2021年《剧情片创作》获评“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新媒体视频创作》获评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商业影像创作》课程认定为2022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学院纪录片创作教师团队获四川省民办高校2023年优秀教师团队。2024年9月,苏亚平院长主编教材《影视导演学基础》认定为四川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省级规划教材,并推荐为“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四、实践教学项目

◆创建全国首个大学生“非遗”作品评奖平台



   在四川省教育厅的主办下,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广播电视局提供专业指导,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四川新传媒集团以及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联合承办的首届四川省大学生非遗影像创新大赛,于 2024 年 10 月 31 日在四川电影电视学院金牛校区成功举办。

   电视学院积极响应,成功申报并承办了此次大赛。大赛吸引了包括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新疆艺术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 60 余所高校学生参与,共收到投稿作品 554 部,最终评选出 189 部获奖作品。


创立“川影微电影创研中心”



   “川影微电影创研中心”紧密围绕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作品推优活动展开工作。2022 年,中心参与了中国高校影视学会 2021 - 2022 年度影视作品推优活动,该活动同时聚焦“新文科背景下戏剧影视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这一高峰论坛主题。在这项活动中,“川影微电影创研中心”积极参与并贡献自身力量,通过专业平台推动影视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为影视教育领域的交流与进步搭建桥梁。


◆校企联合制作亿级播放量优质短剧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与四川新闻网联合制作的短剧《川西奇遇记》和《川潮三百年》自2024年6月10日启动,6月28日完成拍摄并上线。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负责制作,四川新闻网负责宣传和投奖。上线仅半个月,微博话题#川西奇遇记#阅读量超5800万,视频播放量达21.5万次;《川潮三百年》全网传播量超2亿次。系列视频在四川电信IPTV和非遗频道首页展现,覆盖超1600万用户。四川手机报传播量超8000万,头条号展现量达14.7万,学习强国浏览量超5万。两剧获得新华网、央视网等80余家官方平台转载,截至7月12日,《川西奇遇记》全网传播量超2.5亿次。


国际化校企合作项目:成都世界运动会电视转播实习与培训项目



   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The World Games 2025 Chengdu)于8月7日至8月17日在成都举办。3月25日,世界运动会主转播机构国际体育广播公司(ISB)首席执行官乌苏拉・罗梅罗(Ursula Romero)女士一行与学院达成合作协议,选拔130名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英语能力好的学生和优秀教师参加世运会的电视转播和团队运营工作。2025年6月,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开展了成都世运会电视转播实习与培训项目人才选拔的面试工作,在为世运会输送优质人才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专业实践机会;通过高标准、严要求的选拔流程,为国际体育赛事培养专业、优秀的转播人才,助力学生们在专业领域快速成长。获得实习岗位的学生将在7月参加国际广播公司ISB的岗前培训,并全方位参与成都世运会的电视转播工作。


五、毕业生就业率及专业对口率



年级

人数

就业率

2022

729

92.46%

2023

764

93.98%

2024

644

91.93%


   根据2024年麦可思《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数据报告》,电视学院2022届、2023届、2024届的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2.46%93.98%91.93%。这意味着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

   根据2024年麦可思《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数据报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专业对口就业率达到了78%,他们在电视台、影视媒体制作公司、广告公司等传统媒体机构中,从事新闻采编、电视节目制作、广告策划与制作等工作表现出色。同时,毕业生在文化教育系统(如电教中心、多媒体技术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学校校园网站、媒体制作工作室等)也能找到合适的岗位,从事教学片制作、课件制作等。随着新媒体行业的迅速崛起,毕业生在阿里巴巴、字节跳动、今日头条等新媒体企业也备受青睐,可从事新媒体内容策划与制作、短视频运营等工作。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十分广阔,毕业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为71%。毕业后,学生可在影视传媒行业的电影、电视、广告、新媒体等领域,从事影视剧、纪录片、广告、短视频等数字影像摄影与制作的相关工作;也可在新媒体平台负责影像摄制,或在影视技术(设备)机构从事项目管理和技术开发。此外,许多学生还凭借所学知识与技能,在影视、传媒领域自主创新创业。 



六、 人才培养成果

经过23年的积累,电视学院两专业已经成为西部地区获得专业奖励最多、毕业生得到行业认可度最高的艺术类本科专业之一。学院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育人宗旨,为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湖南卫视、中新社等影视传媒机构输送了大量人才,包括《我不是药神》编剧钟伟,著名主持人、喜剧演员杨迪,中新社首席摄影记者廖攀,中央电视台新闻部首席记者关舟,中央电视台导演杨陶好雅,《前任攻略》、《金刚川》制片人周子健,《情敌蜜月》、《美人鱼》出品人张鹏程,阿里巴巴集团运营专家曹林等,为中国的影视、传媒行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引导下,学院学生的理论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获得明显提升,涌现出一批在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视协举办的“我和我的祖国”优秀作品评选等大赛中获奖的人才,两专业学生就业率逐年攀升(数据经四川省教育厅核查)。

 

七、教学条件

为保证学生在校实践实训质量,电视学院建成了符合一线影视行业创作要求的实验室六个:平面视觉创作、全媒体影像创作、融媒体内容创作、微影像创作、一体化演播室、影视声音制作,可供学生完成不同阶段专业课程中涉及的平面影像、剧情片、纪录片、广告、融媒体内容及各类型电视节目各岗位、各环节的实践教学。  

学院现有摄影摄像器材800余台/套,其中电影级设备占30%,能保证每位在校生不低于1000课时的实训操作

摄影棚

 

一体化演播室

 

录音教室

剪辑机房

 

融媒体实训中心

 

 

部分教学设备

八、校企合作

“四方协同”为着力点,电视学院通过搭建“校内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国际协同”的多维实训平台,拓展学生实习机会,用专业的力量服务社会、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校政合作:四川省公安厅报刊影视中心

深入基层,用专业的力量服务社会

 

 

校企合作:四川省电子商务协会

紧跟产业新动向,助力地方经济

 

校企合作: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

融入产业新标准,升级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

协同育人,校企联合打造短视频矩阵

 

校企合作:今日头条科技有限公司

产教融合,项目进课堂创新实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