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8日,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与乐山市沙湾区政府联合开展“赓续红色血脉,凝聚青年力量”主题实践活动。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川影师生党性修养与爱国主义教育,学习红色精神,全面提升党员素质。其中播音主持学院党委、管理学院党委与中共乐山市沙湾区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机关党委党建结对,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铸魂育人推动发展的作用,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为目标,深化党建引领,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助力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深化校地合作内涵。
活动亮点回顾
党建引领|校地共谋发展新路径

沙湾区近年来以“赋能兴沫”行动为抓手,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与校地合作效能,通过“三链融合”(党建链、科技链、人才链)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在郭沫若故居,沙湾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强,区政府副区长杨宇,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蔡顺伊,区教育局局机关党委书记宋娟娟,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廖蕾,区旅游景区服务中心副主任刘佩佳,与川影播音主持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丹,管理学院副院长黄娟,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晏艺慈,播音主持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任云芳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由区政府副区长杨宇主持。
双方围绕“沫若文化传承”“影视产业孵化”等议题展开座谈,以倡导“互联互建、互助互赢”的理念,深化党建引领。在座谈交流中,沙湾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强表示,党建活动促进了两方的共建合作,也将促进两方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座谈会中提出将依托川影传媒专业优势,联合开发红色研学课程、共建数字文旅实验室等计划,助力沙湾打造“沫若文化+”特色品牌。
产教融合|影视基地挂牌教学实践基地
在红房子影视基地(电视剧《白色橄榄树》取景地),川影师生们实地参观了影视创作场景,影视产业链与地方文旅的结合潜力。在沙湾区郭沫若纪念馆门前,沙湾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强,区政府副区长杨宇,川影管理学院副院长黄娟,川影播音主持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丹共同为“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红色教育基地”校地合作完成揭牌仪式。此次揭牌仪式开启了党组织联建与校地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

红色铸魂|沫若精神推进开创新篇章
川影师生走进郭沫若故居,通过珍贵史料回顾了郭沫若先生从求学少年到革命文豪的历程,了解了郭沫若先生对党的建设、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等多方面的贡献,郭沫若先生的革命人生激励师生们要不断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将所学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与智慧,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学习了郭沫若先生赤诚爱国的精神、与时俱进的勇气、海纳百川的气度,川影师生将进一步践行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勇于担当、迎难而上、主动作为。


青春赋能|师生共绘城市美学
乐山市沙湾区,古称“南陵”,因南宋诗人范成大赞誉“灵山秀水、沙岸湾环”而得名,是文学家郭沫若的故乡。境内以山地为主,森林覆盖率66.36%,拥有郭沫若故居(国家4A级景区)、美女峰国家森林公园、大渡河国家湿地公园等文旅资源。工业特色鲜明,以德胜钒钛、罡宸不锈钢为核心,形成冶金建材、新材料、清洁能源三大支柱产业,被誉为“中国西部不锈钢城”。交通便利,成昆铁路、多条高速及国道穿境而过,距乐山大佛33公里、峨眉山19公里,是乐山“名山、名佛、名人、名城”文旅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着乐山沙湾城际生态大道,欣赏“花海长廊”,川影师生们与本土画师王源的《白蛇:缘起》主题墙绘互动,用镜头记录光影与艺术的碰撞。
此次采风活动是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行走课堂”系列的重要实践,也是沙湾区“校地共建”战略的深化之举。以党建为引领,以红色文化为纽带,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与沙湾区政府正携手书写校地合作的崭新篇章。期待未来更多师生走进沙湾,以艺术之名,赓续红色血脉,赋能乡村振兴与城市更新!